兩岸合作成果與發展
資通訊產業聯盟
自2008年起兩岸產業搭橋專案啟動,台灣方面由政府主導搭建兩岸產業合作的橋樑,提出了「政府搭橋,民間上橋」,而通訊產業的搭橋以建立兩岸產業合作平台,推動兩岸通訊產業鏈互補合作以及共同開拓市場商機為目標。此外,藉由促進台灣與大陸通訊產業重要的公協會、電信服務業者、設備業者與晶片業者,進行座談的互動,促進兩岸通訊產業的相互了解。

工研院資通所吳誠文所長提到,搭橋專案初期,兩岸之通信業者對於交流合作之期待有所不同,因此藉由破冰、設定對談交流議題,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的方式,開展不同層次洽商與合作。回顧三年來的合作成果,兩岸之產業關係已經從單純的資通訊產品採購轉化為彼此價值鏈之策略夥伴。總計2011年大陸中興、華為、大唐、三大電信運營商對台採購預估超構1,500億新台幣,成長率達30-40%,品項包含了手機、網路終端、電腦伺服器等。此外,兩岸電信運營商建立漫遊協定,推出由兩岸終端設備廠商提出的優質手機,促進app應用市集的流通,相互合作促進兩岸3G服務的發展。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王洪建副秘書長於報告時提到,兩案的通訊產業合作及交流從大會交流、對口會談、產品說明會、企業參訪、高層互動、中小企業交流與合作、省市地區交流及協會與分支機構交流等方式進行,並催生了幾個典型的合作案例,例如大唐電信、工研院和威寶電信共同建設TD-SCMDA試驗網及TD-LTE之合作、中國移動與台灣交大合作網實現了兩岸TD-LTE網路互通、於寧波、成都等進行無線城市試點合作等。
王副秘書長更進一步的表示,兩岸通訊產業搭橋合作方式具有四大特點:第一,完整性,會議內容覆蓋了通信產業鏈運營、製造、科研、建設施工及維護等各個領域;第二,多樣性,交流合作方式多樣化,兩岸與會人數粗估超過三千人;第三,廣泛性,簽署近三十個協議、備忘錄或記要涉及到運營管理、業務合作、網路建設、設備採購、技術研發及節能減碳等方面;第四,務實性,兩岸間通訊漫遊費用降低、網路亦更加順暢、彼此溝通更加方便、相互投資採購額增加等。
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上,雲端運算產業發展具有相當大的潛力。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劉杰常務理事指出,雲端運算的發展促使IT產業發生從提供產品到提供服務的革命性轉變,大陸也高度重視雲端運算產業的發展,現今已經形成了多方力量共同推動的局面。2010年10月,大陸相關主管部門聯合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無錫五個城市先行開展雲端運算創新發展試點示範,結合政府、電信企業以及網路業者共同合作,借助雲端運算服務挖掘內部潛力,拓展業務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

交通大學林一平副校長也表示,台灣在雲端運算產業上,亦投入了相當的資金與人力進行開發,例如政府雲的發展,裡面包含了電子化政府、防災、教育、SME、運輸服務資訊、醫療等子雲計劃,藉由發展智慧雲端服務達到推廣相關應用服務、創造就業機會、拓展產業價值鏈等,營造一個舒適方便的智慧生活環境。而在未來,雲端運算產業,亦是兩岸共同合作發展的一大契機。